top of page

專訪 - 蔡星徹、廖傑生

(說明:剛好蔡星徹、廖傑生是室友,就一起完成了他們的訪問。以下簡稱兩人「徹」與「生」)

 

「談談你比較喜歡,或啟發較多的課程?」

徹:流體力學,覺得教授教學很有經驗,知道學生會在哪裡卡住。 生:代數課,可以感受到數學的漂亮,不像分析或數值一樣要去做複雜的計算。我覺得好的課程是老師可以跟你對話,看到課本單元之外的內容,把知識串連起來。

修課心得 (兩個人大二都一次選六堂必修課,但似乎沒有覺得太累) 徹:大二會覺得到期中期末有些課沒有顧好,不過如果重選一次的話,還是會這樣安排。 生:跟大一比較不同的是,解決問題比較需要自己的投入與思路,而不是只要會課本上的定義與技巧就夠了。 生:我覺得大二修課要衡量自己的能力,數學的學習,還是「深」優於「廣」的。 生:大三的課最好選一些有相關性的課,這樣自己會有個主要主題。清大的課比較挑戰,也可以去試試看。

「如何衡量自己有沒有真的學到東西?」 徹:當你可以跟別人講你在學什麼,就是有學到。 生:同意星徹的想法,如果你可過別人聊對話的內容,而且別人講的你也懂,我覺得就差不多了。

「天份在數學的學習上佔的重要性?」 生:我覺得蠻重要的,因為到大二之後的數學,如果你有天份,常常一下就想到有效的問題解法。但天份比起來,熱忱更重要,比如說泓浚就是很有數學熱忱的人,他也表現得很不錯。

「如何探索自己的方向?」 徹:我剛好原本對力學就有興趣,就去修了機械系的流體力學,在那邊遇到的教授很不錯(像剛剛提的),所以也去修了更多相關的課程,申請了學校的跨域學程。(題外話:學校的跨域流程還是有點瑕疵,比如說跨域的學生沒有優先選課的資格。)

「關於學習的看法?」 1. 生:上課的時候保持自己的思考很重要,老師在寫時,猜一下他下一步要講什麼,接著再看看自己猜的對不對,保持這樣主動去思考,下課的時候會很有收穫。不過也有些課是我完全提不起勁來的。遇到對的老師就會學得不錯。 盡量在上課時吸收最多。

2. 徹:上課理解下課之後忘記是蠻正常的,所以還是要再回顧一下,才知道自己留下什麼。

3. 生:我會把作業當成一個想問題的機會,如果我有想那些問題,那作業不是那麼重要,反之如果你做作業沒有去細想那些問題,光是做作業也有點沒意義。

「個人未來走向?」 徹:我應該會走流體力學的應用。

生:我在考慮其他的方向,因為數學常常是需要把一個理論想到100%深入的,而理解之後要再把事情做完美的部分,我覺得比較沒有那麼有趣,對我來說能懂能用比較有趣。

Featured Posts
Search By Tags
尚無標記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