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專訪 - 黃浩晟


一、「修課經驗」 大二除了向量微積分根複變,把數學系的必修的修完了,但老實說,我覺得修太多課了,沒有辦法把學習的品質顧好,所以重來一次的話,不建議這麼做。

二、「發展第二興趣」 給學弟妹的建議是,多修一點外系的課,發展第二興趣,甚至是第三興趣。 在大二的時候,可以選一半的比例放在本系,一半的部分出去探索。 會這麼推薦,跨領域的時候,會更有機會去應用數學,這時候得到的知識會相當深刻;而會有這樣的想法,是我自己是在大三開始修專題、生科系的課,體會到的收穫,如果可以從大二開始會更好。

我一開始想要走資工,之後覺得從數學切入也不錯,數學會給你解決特定問題的關鍵能力,這些關鍵有時候是其他領域不會有的。比如說,水滴滴到水面時候激起的波紋,數學系可能會分析這個,但非理學院的科系,比如說資工的學生可能會沒有工具去思考。這是數學系的優勢。 同時,雖然數學給你一些關鍵的工具,但也不能只走數學,因為很多時候只有數學是沒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的。

三、「分享修課上的困難?」 代數二有點難,讓我覺得腦袋,每堂課準備到三四小時,卻表現不好。我覺得問題點是自己沒有熟悉定義,然而代數裡又有相當多的定義,所以後期銜接就有困難了。 最挫折的時候:大一下到大二上。 讀書的時候是跟自己的戰爭,能做得多好,都是看自己的能力。那時候讀得昏天暗地,常常待在十舍地下室的讀書室,那裡是我覺得適合學習的地方。

四、「大學三年,有什麼想法的轉變?」

在大一跟大二修了很多課,也花了很多時間去讀書,有時候一天花七到八小時在讀,只花四到五小時睡覺,那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很高。 不會把自己操得太累,也會注意一些健康習慣,例如每天吃水果。 大一跟大三的差別,在大一的時候對成績很在意,但在大三就看得比較開,該讀的就讀,有做的就有做,不會去追那些自己沒有做到的分數。

放下把成績及學分衡量學習,去重新思考「自己到底學到多少」,並用學習品質來衡量自己的收穫。 我以後規劃走非數學領域,同時希望保持一些興趣的學習。

五、「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數學?」 有沒有能力讀數學系?其實考上交大就有能力啦。可以好好去學線性代數,因為可以感受到數學學習是什麼樣子。 不過也要想一下,假如自己覺得數學讀不好,可能物理也就不行了,其他吃數學的科系,就算轉過去也不一定能發展。所以可以反過來想自己在數學的困難點在哪裡。

六、「對大一大二學弟妹的建議?」 數學是很基礎的,好好的把他學完,但之後就要考慮第二領域發展,是我比較建議的方式。還有每一堂課都很重要,沒有什麼該跳過的。

Featured Posts
Search By Tags
尚無標記。
bottom of page